
王海勇
齐鲁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讲师
2013.11-至今,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讲师
2010.12-2013.10,天津大学,环境科学工程系,博士后
2008.9-2010.7新时代药业公司研发人员、项目负责人
2004.9-2008.6,天津大学,生物分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4.9-2001.7,沈阳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6.9-1999.7,沈阳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专科。
其职业生涯始于鲁南制药,期间解决了“神经节苷脂项目”临床反应问题并在柔红霉素项目中积累了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产管理经验。随后在郑州拓信生物担任技术主管,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成功建立了酶法S-邻氯扁桃酸手性拆分方法,并改造了马疫链球菌的发酵工艺。在天津大学的博士后阶段,他专注于环境与工业微生物的研究,完成了黄曲霉毒素致癌的肝干细胞转录谱分析,并提升了替考拉宁的产量。之后,他在齐鲁工业大学从事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研究,构建了多个酵母细胞工厂,显著提升了异源蛋白的表达效率,并指导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目前,在安庆朗坤从事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已基本完成了西格列汀酶法催化及新冠病毒药物关键中间体的菌株构建与发酵工作,并完成了瑞格列汀转氨酶的理性设计,展现出卓越的研究与产业化能力。
2010.12-2013.10,天津大学,环境科学工程系,博士后
2008.9-2010.7新时代药业公司研发人员、项目负责人
2004.9-2008.6,天津大学,生物分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4.9-2001.7,沈阳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6.9-1999.7,沈阳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专科。
其职业生涯始于鲁南制药,期间解决了“神经节苷脂项目”临床反应问题并在柔红霉素项目中积累了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产管理经验。随后在郑州拓信生物担任技术主管,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成功建立了酶法S-邻氯扁桃酸手性拆分方法,并改造了马疫链球菌的发酵工艺。在天津大学的博士后阶段,他专注于环境与工业微生物的研究,完成了黄曲霉毒素致癌的肝干细胞转录谱分析,并提升了替考拉宁的产量。之后,他在齐鲁工业大学从事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研究,构建了多个酵母细胞工厂,显著提升了异源蛋白的表达效率,并指导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目前,在安庆朗坤从事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已基本完成了西格列汀酶法催化及新冠病毒药物关键中间体的菌株构建与发酵工作,并完成了瑞格列汀转氨酶的理性设计,展现出卓越的研究与产业化能力。